品味遵义·静读时光|厚积方能薄发,沉潜才能飞跃

2023-02-19 11:10:10 来源:遵义发布

文 | 许海兵

据动物学家观察,企鹅在将要上岸之前会猛地低下头,然后从海面扎入水中拼命沉潜,因为潜得越深,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就会越大。

当企鹅一直潜到合适深度之后,就会摆动双脚迅速地向上一冲,犹如离弦之箭一样直接蹿出水面,成功地降落到陆地之上。


(资料图片)

企鹅从沉潜水底到飞跃上岸,是动物的一种本能,更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睿智。

这种沉潜是厚积薄发,是蓄积忍耐,是冷静淡定,是持之以恒的毅力,是自始至终的专注和不畏困难的勇气。

其实,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?当我们初入社会,面对重重难关、种种困惑,成功看似遥不可及之时,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?

这种沉潜不是沉沦,而是绚烂前的孕育、高亢前的酝酿、腾飞前的蓄势。

正如曾国藩所言:“何世兄亦甚好,沉潜之至,虽天分不高,将来必有所成。”能够甘于沉潜之人,即使天赋一般,也能取得成功。

俗话说: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”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,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;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炼,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……

一时的惊艳绽放,其背后往往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沉淀和蓄力。

任何成功都绝非偶然,只有不断积累沉潜才能触碰到成功的果实。

沉默坚守实际是为厚积薄发铺路,在机遇来临之前,我们不妨如同企鹅一样默然积蓄、寂静沉潜,等待日后破水而出。

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?”

成功本就来之不易,更不可一蹴而就,唯有忍得住寂寞、耐得住浮躁,积累沉淀、安心扎根,方可有朝一日得以冲破天际,最终一鸣惊人。

苏轼曾说:“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”其实,读书、做学问、成事业,都是需要“博观”“厚积”“沉潜”。

已故北大著名文学教授王瑶先生曾经对学生钱理群谆谆告诫:“沉沉稳稳做学问,好好地下功夫,慢慢地出来,一旦出来,就一发不可收拾,有源源不断的后劲。”

“思贵专一,不容浅尝者问津;学贵沉潜,不容浮躁者涉猎。”

在王瑶先生言传身教、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,钱理群经过在学术上的多年沉潜积累,终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有所成就,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。

后来,钱理群在《沉潜十年》一文中也曾说道:“‘沉’就是沉静下来,‘潜’就是潜入进去,潜到最深处,潜入生命的最深处、历史的最深处、学术的最深处。”

不浮躁、不彷徨,坚守目标、沉潜下去,唯有如此,步履才能稳稳当当、人生才能扎扎实实。

厚积方能薄发,沉潜才能飞跃。

固厚重而能举重若轻,守静笃而能宁静致远。人生旅途,或沉或浮或升或降都是极为寻常之事,万不可因为一时的失意而自惭形秽、自怨自艾。

庄子《逍遥游》有云:“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,宿舂粮;适千里者,三月聚粮。”

就像适千里者三月聚粮,志存高远者,当十年沉潜。

审核:袁航

来源:品味遵义

编辑:李京湄、何祖嘉、甘露瑶

投稿邮箱:914606321@qq.com

为您

精选

品味遵义 · 静读时光 | 等待的日子里,也能舟行千里

品味遵义 · 静读时光 | 唯有自制的人,才能得到岁月的厚爱

品味遵义 · 静读时光 | 慢慢来,会更快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